当前位置:伴奏网 > 最新资讯 > “数”见风潮 赋能发展 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落户扬州
民乐,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丝竹琴筝,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文明密码。昨天上午,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落户扬州生态科技新城扬州软件园。在扬州,中国民乐敞开怀抱,拥抱大数据时代。 各种数据 一目了然 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的展示平台,大屏线条流畅、屏幕明亮,只需站在大屏前,中国民乐产业的各种数据,就能一目了然。中国民乐企业共有1760家,乐器生产总量为2110.1万,营业收入为23.84亿元,毛利率为13.89%,民乐专利共有5625项,发明专利775项,实用新型专利2290项,外观设计专利2560项。 除了总体大数据,还有一些分类数据。比如现在正流行的直播,民乐直播受欢迎程度排行为古筝、二胡、唢呐、古琴、琵琶、葫芦丝、马头琴、笛子等。在民乐直播的观众偏爱上,60后偏爱二胡,80后偏爱古筝,而70后和90后则更喜欢唢呐。 不仅如此,大屏上还有各乐器的销售额占比,弹拨乐占比68%(13.55亿元),吹管乐占比11%(2.19亿元),打击乐占比4%(0.79亿元),拉弦乐占比17%(3.34亿元)。 古筝是广受欢迎的民乐,近一年来,销售最高的城市分别是上海(6.3万件)、北京(6.2万件)、杭州(4.9万件)、天津(3.8万件)、重庆(1.5万件)。 这些数据也在不断闪烁,一直处于更新状态。 三个板块 细化服务 合作方乐合数据科技常务副总贾建伟介绍,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分为三个板块: 第一个板块主要服务于乐器制造业,其数据包括每年度的市场情况、利润率等,细致到每个月、各城市的民族乐器销量情况,以及哪个平台乐器销量更好、乐器的用户画像、乐器动态环境监测等,通过数据的分析给乐器制造业一定的反馈。 第二个板块针对乐器美育教育,通过数据可以了解到学生每天的演奏时间、演奏内容、演奏中遇到的问题,这些数据可以同步给老师、家长、机构、教育部门,有助于乐器教育的发展。第三个板块服务于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发展,可以了解到每年有多少的毕业生从事乐器教学、演奏工作,有多少的学术性的活动,包括会议、论文、专利等。 贾建伟说,打造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,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数字化大数据赋能传统民族乐器制造业,监控乐器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下音准、音质、音色的区别,乐器的销售情况、用户画像等,用数据对乐器的生态链赋能,实现传统民族乐器市场的破局。另一方面,在美育浸润计划大力推广的当下,通过物联网对传统民族乐器的加持,助力中国传统文化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大范围的传播。 落户扬州 助推产业 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孙瑞勇介绍,这是中国乐器行业首个大数据中心,之所以选择落户扬州,是由于江苏一直都是民族乐器的重要生产区域,而扬州不仅是“中国古筝之乡”,也是“琴筝产业之都”,扬州的琴筝产业一直都占据着中国琴筝的半壁江山。而且扬州是历史文化名城,又是科创能力很强的城市,很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创新。资料图 扬州琴筝协会原会长熊立群说,扬州琴筝是优势产业,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,以往的生产销售模式已经过时,现在就是要拥抱大数据时代。市场在哪里?客户在哪里?现在通过大数据中心,不出扬州尽览天下,对于扬州琴筝产业的未来指明了道路。 扬州龙凤乐器总经理田泉感叹,这个大数据平台解决了我们传统古筝行业很多的问题。现在是数据爆炸时代,以往我们无法知道产品销售出去之后,谁在用、卖到哪、使用情况等,现在就可以了解到古筝销售到哪里、使用者的年龄、每天的练琴时间、练琴曲目,还有不同的环境对音色的影响等,这个十分方便厂家去调整古筝内部结构和生产技术,用智能化实现产品的突破,让传统乐器行业更好地融入物联网世界,实现升级突破。